混凝沉淀是造纸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处理技术之一。通过混凝沉淀可以去除造纸废水中的大部分悬浮杂质、纸浆纤维,呈悬浮状或胶体状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由于混凝沉淀处理技术成熟,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处理构筑物比较单一,操作方便,因此,混凝沉淀往往是造纸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处理单元之一。混凝沉淀既可以作为一级处理单元,亦可以是生物处理之后的深度处理单元。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混凝沉淀处理技术时,混凝药剂的选择,药剂投加量和投加方式,混凝反应条件,用以絮凝体沉降分离的沉淀池类型与设计、排泥方式、管道防腐等,均会影响混凝沉淀功能、运行费用和建设费用等,为此本节重点介绍混凝沉淀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技术要点、
在造纸废水处理中,混凝沉淀包括混凝和沉淀两个处理技术单元。
1、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阶段。凝聚阶段是向造纸废水中投加混凝剂,通过混凝剂水解产物1, 压缩胶体颗粒的扩散层,以破坏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脱稳),使颗粒易于相互接触和凝结,或者通过混凝剂的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高聚物的吸附架桥作用,使颗粒被吸附凝结。絮凝阶段是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通过胶粒间以及胶粒同其他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聚集,以形成易于从水中分离的较大的絮状物质。
2、沉淀是将通过混凝而形成的造纸废水中的较大絮状的污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从废水中分离的过程,从而去除造纸废水中的大部分呈悬浮状的污染物或胶体状的部分无机和有机污染物。